远看是颗痣,近看是只虫,衢州王老伯被这虫咬了,仅离眼睛3毫米

文章来源:翁亮亮 作者: 点击数:2945 更新时间:2023-04-21

今年50岁的王老伯常年在工地务工。有一次,王老伯正在智慧新城工地上做木工,累了就躺在地上休息了一会儿。后来,王老伯感觉右眼角莫名硌人,随后疼痛愈加明显,一照镜子,发现眼睑处多了一个圆圆的异物。他忍不住用手指抠了一下,这异物纹丝不动,反而眼睑处皮肤很痛。于是,王老伯赶紧来到衢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眼科就诊。

眼科曾美琪医生检查后发现王老伯右眼眼睑被一只虫子叮咬。“很可能是蜱虫。”她马上联系感染科翁亮亮医生会诊。结合王老伯的工作环境以及虫体的形状,诊断为蜱虫叮咬所致。由于蜱虫叮咬的位置离眼睛只有3毫米,眼睑处皮肤轻薄,蜱虫又接近结膜,如果使用酒精、碘酒等消毒,很可能对眼睛造成损伤。

翁亮亮用浸泡药水的无菌纱条敷在虫体,再用酒精消毒棉片包裹,待虫体松软后用镊子取下。“从来没见过这种虫子,谢谢你们。”蜱虫被完整取出后,王老伯的疼痛消失,没有明显出血和红肿,后续进行随访即可。

生活中如被蜱虫叮咬,擅自拔除可能导致感染,一旦发生感染,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如不慎被蜱虫叮咬,建议用镊子靠近皮肤,夹住蜱虫的假头提拉摘除,切不可左右摇动或捏、拽、灼烧,错误的方法很可能造成蜱虫口器折断在皮肤,刺激其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风险。此外,拔出蜱虫后,要用酒精或肥皂水清洗伤口。

“如果短期内出现发热、食欲减退、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要告知接诊医生,自己曾被蜱虫叮咬过,以明确后续诊疗。”翁亮亮提醒。


潮新闻+

蜱虫,俗称草爬子,体型虽小,危害却很大,每年4-10月进入活跃期。不吸血时,只有米粒般大小,吸血后,变成有指甲盖般大。因其携带的病原种类远多于蚊虫,小伙伴外出踏青需警惕这个小东西,

一般蜱叮咬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症状较轻微。有时也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种病毒病),病死率可超过10%。早发现、早治疗可显著降低疾病重症率和病死率。

预防蜱虫有这些小窍门:

1.使用驱避剂。建议在皮肤或衣服上喷洒含有避蚊胺的驱避剂或花露水。

2.减少在丛林走动。建议穿光滑的长袖衣服,戴帽子,扎紧袖口、领口、裤腿,必要时可用高帮袜子束住裤脚,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

3.检查关键部位:蜱虫喜欢藏匿于腋下、耳周、脐部、膝后侧、大腿内侧、腰部、脚踝或头部。携带宠物遛弯后需要检查宠物是否被叮咬,检查的部位主要在耳朵后面、颈部、腋窝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