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衢州传染病防治的前沿“哨所” “全国三八红旗手”彭春仙: 我们逆风而行,总会带来好消息
文章来源:衢州日报 作者:罗东哲 赵凯怡 徐莉 蒋涛 点击数:5167 更新时间:2020-10-28
人物名片:彭春仙,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27年,现任衢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浙江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副会长,浙江省医学会肝病分会常务委员,衢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主任委员。先后荣获浙江省全球基金结核病防治先进个人,衢州市三八红旗手,衢州市委市政府激励表彰疫情防控一 线表现突出正面典型等荣誉。2020年10月,因表现突出,获 “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从衢州市区出发,沿着迎宾大道一路向北,倘若不注意,也许并不会瞧见马路一侧,那几幢有着欧式风情的建筑。
衢州市人民医院浮石院区(下文简称“浮石院区”)就坐落于此。院区大门内,寂静无声。彭春仙戴着口罩,白大褂的衣角在秋风中轻轻摆动。她的身后,是大门紧闭的隔离病房。距离今年1月新冠疫情的暴发,已经过去9个多月,我市早已进入常态化防疫阶段。彭春仙作为衢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仍然驻守在浮石院区,严格把守新冠肺炎疫情筛查的大门。
2007年,浮石院区投入使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这里被称为衢州版“火神山医院”,作为定点收治本地新冠肺炎患者的隔离点。在彭春仙看来,浮石院区是衢州传染病防治的前沿“哨所”,承担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处置。寒来暑往,她带领着医护团队不敢懈怠半分。
义无反顾,彰显责任担当
对于衢城的很多百姓来说,他们对彭春仙的最初印象,始于她今年1月为衢州第一批援鄂人员送行时泪流满面的那张照片。3月30日,刊登于衢州日报·人文周刊的《探访衢州火神山:离病毒最近之地在暗夜中寻找光》一文,彭春仙的讲述再次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衢州人,而这段抗疫时光也深深地印刻在她的脑海中。
作为市级防控专家组成员,彭春仙十分清楚新冠疫情形势的严峻。自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后,她就进入了“战备”状态,带兵点将,全院培训、流程梳理、参与病房改造、一线坐诊、会诊重症患者、指导全市定点医疗机构诊断“新冠”患者……她的手机铃声不分昼夜地响起,一次次会诊,一份份治疗方案,都需要她来把关。“五加二”“白加黑”,她在一线奔忙的脚步不曾停歇。
“刚进入隔离病房的年轻医护面对无孔不入的病毒传播,心里难免会有点慌。”彭春仙总是不断安慰和鼓励他们,“只要严格做好防护,就无需太多的担心,我答应你们,一定将你们安然无恙带回家!”面对各种询问,她不厌其烦,将从业多年累积的临床经验和心理疏导经验,同步用在了患者与同事身上,对每一个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院感防护培训,严格把控院感关,成为隔离病房的主心骨。
面对严峻的考验,彭春仙沉着应对、有条不紊,激励着隔离病房医护团队有序地开展诊疗工作。她说:“面对疫情,内心当然是有压力的,这个压力来自大家的关注,患者的信任,家属的期盼,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必须治愈!必须成功!”辛勤的付出,日夜的坚守,终于换来令人欣慰的结果,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那天,她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而当衢州地区所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新冠病人零漏诊、零死亡的目标,她肩上沉重的担子才渐渐卸下。
杏林春暖,固守仁爱之心
1993年,彭春仙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拥有统配至省级医院工作的资格,但是遵循着内心的坚守,她还是选择回衢州当一名医生。
回首27年的行医之路,彭春仙早已是一名有口皆碑的好医生,这不仅仅因为自身的技术实力支撑,更因为她始终以“大医有魂、大医精诚”为准则的仁爱之心。无论患者贫、富、亲、疏,她都努力做到换位思考,耐心诊治、用心沟通、用爱抚慰,竭力为患者解除病痛。
2005年,彭春仙成为市级艾滋病诊治专家组成员,开始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及诊疗工作。彭春仙回忆,当时就遇上了一位因为不信任而拒绝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彭春仙多次放弃休息时间,到患者家中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患者积极地接受了治疗。但是,治疗期间并不轻松,彭春仙经常在夜里被患者的电话声惊醒,她耐心安慰患者,解释药物的副作用,教患者如何克服,使患者能坚持服药,战胜病魔。经过两年多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还和彭春仙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此后更成为艾滋病义务宣传员。像这样贴心帮助患者的例子,在彭春仙多年的从医生涯中不计其数。
“作为一名医生,业要精,心要诚。”彭春仙对年轻医师的要求十分严格,从病历书写、各种操作、疑难危重患者的管理等,她总是手把手地教年轻医师如何做。在她看来,作为一名科主任,管理好科室和培养年轻医师成才,也是一项重要课程。在她的带领下,感染科医护梯队培养层次合理,专科建设规范,在去年衢州市人民医院的三甲评审工作中表现出色。在其他人看来,感染科总是给人和谐、技高、规范的团队印象,是名副其实的衢医“优秀科室”。
心无旁骛,守卫城市健康
感染科是没有硝烟的战场,需要有高度责任感的感染科医生,不惧危险,不畏艰难,满怀热情。27年来,彭春仙心无旁骛地坚守在这一特殊的医学领域临床一线,义无反顾,潜心钻研。
2007年底,感染科收治了一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彭春仙查房时仔细询问病史,了解到患者是一位兽医,从事猪的防疫工作。彭春仙考虑患者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可能性较大,给予合理的抗菌治疗及脑炎的对症处理,最终脑脊液细菌培养证实为猪链球菌感染,这也是衢州市第一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经过彭春仙及其科室积极果断地治疗,第一时间上报疫情,患者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也使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未发生第二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这次积极的判断诊治得到省级专家的高度赞扬,认为这是“全省治疗最及时、治疗效果最佳的一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2017年,感染科收治了一例发热患者,彭春仙查房时仔细询问其病史及查体,发现患者有关节痛、皮疹,再次追问患者是否到过东南亚地区,患者告知此前有孟加拉国旅游史,考虑患者为蚊媒传染病可能。彭春仙果断给予患者单间防蚊隔离,并立即采样送疾控中心检测,结果患者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证实了彭春仙的诊断:基孔肯雅热。市疾控中心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防蚊灭蚊工作,及时阻断了本次疫情的传播。这也成为了全省首起、全国第二起基孔肯雅热疫情,这次疫情的及时发现和成功处置,得到了省卫计委的高度赞扬,并要求“深挖”对疫情发现及处置的每个环节,总结经验心得,形成典型案例,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的史册。
抗击非典、应对甲流、奋战禽流感、防控登革热……27年来,彭春仙鏖战了一场又一场重大战役,她总是严阵以待,奋不顾身地站在“紧急应对”的最前沿,带领团队当好衢州地区传染性疾病和重大疫情防控的先遣兵、主力军,成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护佑者,“我们逆风而行,总会带来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