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版“火神山”医院的硬核力量——记衢州市人民医院浮石院区隔离病房医护团队

文章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作者:徐莉 点击数:8584 更新时间:2020-02-20

作为衢州战疫“主战场”的衢州市人民医院浮石院区,自疫情防控战打响,浮石院区隔离病房的21名医护人员日夜鏖战,成为衢州抗疫的“硬核”力量,他们长期驻守在隔离病房内,离病毒很近,离家却很“远”。

隔离病房的主心骨

衢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彭春仙,是市级防控专家组成员,也是隔离病房的主心骨。疫情防控战打响,她主动向医院请缨担任隔离病房负责人,隔离病房医疗团队在她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诊疗工作。

隔离病房医护团队筹建、流程改造梳理、防控工作完善、防控举措强化、全院防护培训、发热门诊统筹、重症患者会诊、全市定点医疗机构“新冠”诊断指导……每天至少14个小时,整整15天,她一直处于连轴转的工作状态。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感染科专家,虽然经历过SARS、埃博拉、H7N9禽流感等各种大大小小的疫情考验,但这一次,她深感此次疫情的严峻性,也更觉得肩上担子的沉重。每日的疫情变化让她忧心,患者病情的细微波动牵动着她的心,自从成为隔离病房负责人,彭春仙的眉头一直紧锁,作为医疗团队的核心人物,她必须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严格把关每一份医嘱,才能心中有底、沉着应对。

这样的竭尽全力、披星戴月大半个月,直到25日,衢州市首批3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彼时,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林丽红,感染科护士长,同时担任隔离病房护士长,作为彭春仙的得力助手,她在这场战疫中功不可没!

“把工作做得更细一点更实一点,我的病人、我的护士才会安全。”这是林丽红经常说的话。

对病人,林丽红亲和有加,对同事,她严爱有度。隔离病房不同于普通病房,患者没有家属陪伴,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常常感到恐慌无助,她常常给予患者贴心的安慰,通过视频对话,和患者聊聊天,把自己带来的水果和患者分享。

面对疫情,她可以身披铠甲,面对家人,她说心有亏欠。自入驻隔离病房,为了方便工作,她住到了浮石院区,年三十那天,原本承诺要回家给女儿过生日的她,因为工作错过了女儿的生日,女儿抱怨说“医院是不是有磁力,总是把妈妈牢牢吸住,不让妈妈回家,在妈妈的心里,医院比家重要!”至今,林丽红都不敢和家里年幼的孩子视频,她说:“她怕看到孩子后,自己不再坚强!”

高峰时一天进了4次隔离病房

隔离病房启用当天,包利峰刚下EICU大夜班,接到通知后,顾不上一夜值班的疲劳,他直奔隔离病房,从大年初二一早开始,吃住都在医院,没有回过一次家,两个年幼的小孩子也托付给家里长辈照看。

包利峰回忆,最多的时候一天收了3批一共6个病人。那一天,从早上查房开始,包利峰先后进了4次隔离病房,每次进入隔离病房,意味着穿戴一次防护面罩、护目镜、N95口罩、双层手套,穿着袜套、靴套、隔离衣、防护服……完成诊疗后,从隔离病房出来,前面的8个防护穿戴又要一一脱卸,洗手、洗脸、洗澡,那一天,他洗了4次澡,洗的次数多了,脸都脱皮了。

包利峰坦言,身处疫情一线,所有的人都绷紧了神经,生活也相对枯燥。但庆幸的是,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收治的20个确诊病人中已经有10名治愈出院,重症病人也都转轻症。

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

“护理诊疗时,我戴着眼镜、护目镜,还有面屏,一个流程下来,视线已经模糊,我已经分不清是泪水是汗水还是水蒸气了,分不清也看不清。”这是隔离病房护士张敏在工作日志上的记录。

“第一次进入隔离病区操作,也曾因为精神高度紧张一度想哭,可是哭也不能解决问题,想想去武汉的同事,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张敏在日志中勉励自己。

危难时刻,方显担当!为了万家安康,隔离病房的每一位白衣战士都竭尽全力,医生缪倩原计划4月份结婚,驻守隔离病房后,她把婚期延迟;护士方琪入驻隔离病房后,家里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托付给亲戚代为照看;叶芳美原定年初八订婚,选派到隔离病房后,她推迟了订婚;护士翁春燕在隔离病房度过了她难忘的30岁生日;护士徐萍怕父母担心,每每和父母视频连线时,都以一面“白墙”为背景告诉他们在值班,这个善意的谎言一直延续到现在。

21个医护,20余个日日夜夜,他们和医生胡建华、陈忆琳、苏悦,护士陈小丽、郑雯意、江旭丽、徐美凤、黄睿、周仙霞、郑冽硕、俞亚芬、周茜茜一起奋战在抗疫火线。

大灾面前显担当,大难面前显大爱。他们也有家人、爱人,面对肆虐的疫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臂膀为千家万户筑牢健康防线,履行一名医者的责任,他们无愧于“白衣战士”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