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那曲的援藏干部

文章来源:衢州日报 作者:许彤 李啸 陈炜 点击数:5347 更新时间:2016-06-11

  6月的江南衢州,细雨霏霏,处处温婉清新。而在遥远的西藏那曲地区,凛风依旧,雪花常飘。
  过去的21年里,这两座气候迥异、相隔近4000公里、原本并无交集的城市,因为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的浙江援藏干部和人才的情牵相聚,亲如一家。
  1300多年前的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为西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藏族群众尊为“白度母(女菩萨)”的化身,成为汉藏团结的历史见证。
  今天,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藏北羌塘草原,由浙江援藏干部倾情谱写的藏地传奇依然在延续:他们不顾高寒、缺氧、低压、强辐射对生命的威胁,忍受着无边无际的孤独和对家人无尽的思念,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为建设稳定、繁荣的新西藏而奉献和奋斗。
  本月底,浙江省第七批援藏干部即将结束3年任期返回家乡。前不久,衢报集团啸报工作室记者随衢州新闻、文学采风团专程前往那曲,与李华、余风、姜方正3位衢州援藏干部和人才面对面,听他们动情地讲述援藏深情岁月,实地感受身处世界屋脊之地的艰辛与磨砺。
  青丝而来,白发而归,愿把心留在神圣的高原
  2013年6月,常山县委常委余风第一次前往那曲时,便被青藏公路旁、藏民院子里的两棵“树坚强”深深震撼。
  车过当雄县当曲卡镇境内时,浙江省第六批援藏干部领队张金根指着国道旁那两棵孤零零的杨树,对余风说:“这可是户外最后的绿树了,再往前一直到那曲,可就看不到树啦……”
  越野车一路向北急驰而去,望着远方雄浑巍峨的念青唐古拉山脉,近处广袤无垠到天际的草原,沿途一座座披挂着五彩经幡的玛尼堆,余风的心中五味杂陈。
  对于来自钱塘江之源,每日浸润在满目苍绿中的余风而言,前方那座不长树的高原城市,简直不可想象。
  不过很快,余风就见识了藏北草原的恶劣气候:窗外,时而白云朵朵,艳阳高照;时而乌云密布、冰雹溅落;时而狂风大作,大雪纷飞……
  一天之中历经四季,这在内地几乎要被视作传奇,但在那曲人看来却是寻常之事。带着对神奇高原的敬畏之情,带着对藏族同胞的深沉爱意,余风开始了光荣而艰巨的援藏使命。
  “来到这片神圣的土地,就把心留在这里,种下阳光,春暖花开。”热爱文学、尤擅写诗的余风将自己的新浪博客更名为“风在高原”,不时抒发和记录在西藏的所思所悟。
  起初,余风会在博客里写写那曲的风土人情,到后来他的视野已经投射到整个青藏高原:《探秘西藏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西藏纳木措冰雪覆盖下的壮美奇景》《探秘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冰川奇景》……每一篇精美博文的背后,都倾注着他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
  在一首名为《援藏之缘》的诗歌中,余风这样表达自己“视藏如家”的心迹:援藏恰是缘藏/从明天起/做一个西藏人/吃糌粑喝酥油茶偶尔在青稞酒中醉倒/藐视高寒高血压缺水缺氧/用紫外线把自己化妆成高原红/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给亲人们打电话/告知我在西藏的美好生活/脖子上挂着的哈达就是/比珠峰还高的奖赏……
  然而,只有亲历者才能明白这“美好生活”的真实图景。在援藏医生、衢州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姜方正的寝室里,《啸报》记者发现了十几桶4升装的农夫山泉和一罐医用氧气瓶。
  “这些都是维持生存的必需品。”姜方正解释,那曲地区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一半,氧气就是救命的药,自来水达不到饮用标准,喝水做饭只能用瓶装水代替,同时空瓶又能储水,以防随时遇到停水。
  姜方正是2015年4月来到那曲援藏的,当时正值天寒地冻,且不说头疼、心悸、胸闷甚至恶心、失眠等高原反应如影随形,单是洗澡和上厕所就着实令人烦恼。
  “那曲极端低温可以达到零下40℃,地下多为冻土层,一到低温时节,水管和下水道就会冻结。上厕所只能穿越足以滴水成冰的寒风,到公寓外找旱厕……”苦中作乐的姜方正自嘲说:“也正是冰冻,旱厕里倒也没啥异味。”
  尽管高原生活艰苦,但姜方正并未退却。甫到那曲第二天,他就参与了一场急救。一位藏族孩子的眼睛不小心被铅笔捅伤,有失明的危险,姜方正得知后马上赶到医院,一边吸氧,一边强打精神手术,终于为孩子保住了眼睛。
  “援藏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越来越多的藏族同胞过上好日子!我们援藏的时间是有限的,也是短暂的,唯有加倍努力,才能尽可能地离这个目标近一些,更近一些!”这是浙江援藏指挥部指挥长、那曲地区常务副专员、衢州市委常委李华与所有援藏干部们共勉的一个信念。
  与3年前相比,如今的李华已是满头华发,身形也消瘦了20多斤,青丝而来,白发而归,这是援藏磨炼的留痕,更是身心融入藏地的见证。
  让那曲因为我们更美好
  西藏人都知道“远在阿里,苦在那曲”这一说法,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那曲地区,并不适宜人类的生存和居住。
  内地人来到这片“生命禁区”,普遍存在着“三掉三降”的情况:掉肉,掉皮,掉发;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睡眠质量下降。难怪有人戏言,援藏干部到那曲,哪怕躺着都是一种奉献。
  “我们不是来享清福的,千万不要在工作上对援藏干部另眼相待。”余风受命担任那曲地区住建局副局长后,一直把自己当成真正的西藏本地干部,扑下身子脚踏实地,经常到艰苦险远的地方开展工作。
  那曲地区幅员辽阔,地域有四个浙江省之大。2014年7月,地区住建局牵头开展重点建设项督查,余风主动请缨去海拔最高的西部四县开展工作。
  海拔5200米的双湖,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县,长冬无夏,少电缺水,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平原的三分之一。登上双湖,余风一行不畏寒风,仔细检查,发现部分建设项目不规范和存在安全隐患,在向县里有关部门进行反馈时,他刚开口说了几句话就嘴唇发紫,气都喘不过来,只感到眼前阵阵发黑,身上不住地冒虚汗,遭遇了进藏后最严重的高原反应……
  这趟历时15天的督查活动,行程近千公里,一路上多为无人区,饿了就吃风干的生牛羊肉,渴了就喝一掬山泉水,不时还会面对棕熊、野狼等野生动物的威胁。
  风吹日晒、顶风冒雪间,高原红烙上了余风的脸庞,头发也稀疏了不少。援藏3年来,余风就这样在一次次下乡中,逐渐将足迹踏遍那曲全境的11个县,高耸的雪山,奔腾的江水,见证着他挥洒热血。
  “让那曲因为我们更美好!”当余风奔波在高原时,援藏医生姜方正也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造福藏族同胞。
  姜方正报名援藏时,母亲说什么也不愿意,“弟弟19岁就染病去世了,家里就剩我一个儿子。”出发前最后一次送女儿上学时,姜方正看着女儿瘦小单薄的背影,眼泪止不住地流淌。
  踏上高原后,姜方正流的泪更多了。由于藏区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度大,藏民的白内障发病率较高,每当看到这样的患者前来求医,姜方正便无比心酸。?
  2013年,浙江援藏指挥部在那曲地区医院开展“浙江援藏·光明行动”,选派专业眼科专家赴藏,免费治疗当地200位贫困白内障患者。
  “同事吕同府医生援藏期结束后,接力棒便交到了我的手上。”来到那曲后,姜方正便将所有工作时间都献给了“光明行动”。
  极端的生存环境,拉长了每台手术的耗时,也更多地消耗着姜方正的体力。每次上手术台,他都插着吸氧管。由于医疗人员配备不足,除主刀手术外,姜方正还得完成清洗器材、消毒打包等其他工作。
  “姜医生把最为先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进口)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首次引入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这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当地藏族医生米玛卓玛说,这种手术在那曲做一次耗费的体力,相当于在平原做十次。
  如今,重见光明的藏民们都把姜方正当作“活佛”来看,见到他就会双手合十,用藏语说“吐吉切、吐吉切”,表达心中真挚的谢意。
  待到格桑花开齐放时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每次路过那曲浙江公寓门厅悬挂的这幅标语,李华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援藏干部三年一轮换无法避免,如何长久延续援藏精神,显然成为更迫切的现实使命。
  “改变和建设那曲的力量,归根到底是那曲人。”李华和浙江援藏干部们的共识是,必须留下一批“带不走”的援藏项目,变“输血”为“造血”,加速提升那曲自我发展能力。
  长期以来,自然环境恶劣的那曲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新教师不愿来,老教师留不住”,地区中小学教师缺编1700多人,相当于教师编制数的28%。
  “教育是进步的基石,关乎民心民生”,浙江援藏指挥部十分关注这一问题,主动对接浙藏两地教育厅,争取各方支持,启动智力援藏项目,帮助那曲地区每年免费培养30名教育专业“定向就业”师范生,打造一支“安心教、教得好”的教师队伍。
  去年9月,李华专程到浙江师范大学看望了首批30名那曲籍师范生,那一刻,他非常欣慰,“相信这些未来的老师回到羌塘草原后,可以照亮温暖着更多孩子。”
  和李华一样,每位衢州援藏干部都在尽己所能,努力在高原留下永恒的光芒。
  比如县羊秀乡奇达村是那曲地区住建局的驻村工作点。村民居住区与夏季牧场隔着一条河,河上只有一座简易破旧的铁索木桥,人走在上面非常危险,牛羊只能在枯水期时涉水过去吃草。
  2015年9月,余风到奇达村看望慰问驻村工作队,了解到修桥是村民最为迫切的愿望,他当即代表浙江援藏干部向村里捐助10万元资金,解决了建桥项目资金缺口问题。村民们得知余风来自浙江常山,便将桥取名为“常山桥”,作为藏汉民族情谊的见证!
  援藏医生姜方正深知,即使自己殚精竭力地手术,也只能帮助少数白内障患者复明。为了高原上光明常在,他多方奔走,争取到250多万扶持资金,主持完成了《那曲地区防盲治盲规划》,并利用冬休时间,组织4名那曲眼科医师到浙江进修学习,还开设了两期那曲地区眼科医师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当地眼科技术水平。6月7日,双湖县人民医院正式设立眼科门诊,拉开了那曲地区县级医院眼科门诊全覆盖的序幕。
  温暖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有人说,援藏干部们的功绩,就像盛开的格桑花儿,洒满了羌塘草原。
  而在真情奉献之后,援藏干部们也收获了感动终生的褒奖:天寒地冻的时候,牧民捧上一杯暖手酥油茶;车子被困的时候,路人齐心协力一道推车;解决民生难题的时候,当地百姓轮流捧着哈达,排了长长的队伍……
  三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平安凯旋的那一天日益临近,援藏干部远方的家人们,早已为此翘首以盼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
  “我有一位年近八旬的妈妈/听说我要去西藏,她泪刷刷地下/ 她不知道啥叫援藏,只知道那是个苦的行当……待到格桑花开齐放时/儿一定亲手为你抹去泪花,双手高擎圣洁的哈达/献给您老人家……”夜深人静的时候,李华曾写下一首《妈妈的泪花》,道出了全体援藏干部的心声。
  无情未必真豪杰,在那曲的日子里,这些三衢男儿为了使命与担当,把对家乡、对亲人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把博大无私的爱献给了悠悠雪山和壮阔草原。
  岁月会证明,三衢男儿和浙江援藏干部留下的精神,会像念青唐古拉山那样恒久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