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手记:雪域高原谱写医者情
文章来源:衢州日报 作者:黄继光、曹敏 点击数:4684 更新时间:2016-09-30
??? 8月下旬,我随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的流调工作组一行25人,赶赴西藏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工作。从接到通知到出发仅4天时间,我做了简单又必要的准备,于8月19日夜到达了拉萨贡嘎机场。
一下飞机,我只觉得走路就像踩在了棉花里,轻飘飘的。前来迎接的藏族同胞献上了洁白的哈达,以当地最热情隆重的礼仪迎接我们。入住的当晚,便有部分队员出现了轻度不适的高原反应。因为第二天马上要参加为期三天的工作培训,很多同志不得不加入吸氧的行列。为了不影响工作,为浙江团队争光,大家顶着越来越严重的高原反应,坚持完成了三天紧张连续的培训任务。
浙江援藏选派专家负责西藏那曲地区,培训结束后我们分成八组,奔向海拔更高的那曲地区。那曲位于藏北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西藏气候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在严重的高原反应和艰苦的工作环境面前,医疗队员们没有丝毫畏惧与退缩,从容面对,决然前行。
我所在的流调四组,去的第一个筛查点是那曲县古露镇俄玛村。我们一行3人驱车4小时来到俄玛村居委会,发现当地条件异常艰苦,没有合适的B超检查床,只能搬来桌椅替代。刚刚摆放好开始检查,又传来了停电的消息。在西藏,停电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看着院子里越来越多的牧民,为了不让他们失望,我们在用尽了B超机内置的电池后,村长终于搬来了一台发电机,不敢耽误一分钟,终于完成了该村120多人的检查,回到驻地已是晚上9点多。
藏区艰苦的地理和生存环境考验着我们的每一天,我们每天至少要坐7小时的来回车程,早出晚归。高原反应还是很明显,走两步都要喘上好几口气。实在难受了,就吸几口氧气再开始工作。后来我们去了更远的那曲县香茂乡所属康托村和德色村,距离驻地单程车要5小时,晚上便住在了村委会。由于所属各自然村相距较远,为方便放牧晚归的牧民,经协商考虑,决定由一位B超医生留守,一位B超医生随车去各村巡查。尽管一天下来已经很疲惫,但我们仍然热情接待每位晚来的牧民,绝不辜负他们的一片期盼。
艰苦而忙碌的一个月,我们流调四组为藏区同胞共筛查800多人次,入户调查40多户,犬粪采集40多份,防治知识问卷调查40多份。查出各型包虫病患者几十例,也查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多例,及原发性、转移性肝癌各1例,右心房肿瘤1例,为藏区牧民的健康做出了贡献,我们的辛勤劳动也获得了藏族同胞的尊敬。每完成一个点的工作,当地藏族同胞都特地为我们献上哈达表示谢意。虽然遇到了各种困难,但大家还是坚守岗位,用真诚实干和无私奉献,保质保量的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
相关链接
黄继光,衢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2016年8月,他与全国17个省份的数百位医务工作者一起在拉萨集结,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工作。本次调查是国家卫计委及西藏自治区政府为西藏70个县乡牧民所做的一项重大健康惠民工程,共计调查364个行政村的72800人。这也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最大规模的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