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又到了高发期,家长别心慌!儿科专家给您支招——

文章来源:衢州晚报 作者:腊莎 徐永鹏 郑菁菁 点击数:3751 更新时间:2017-06-23

??? 这几天,有家长向记者反映,每天早上,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小班微信群里,不断有家长因孩子发烧、感冒、喉咙痛,向老师请病假,有的孩子已经反复发热好几天了。在医院检查,有不少孩子确诊是得了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
????每年的4月到6月,正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一不留神,孩子就会中招,这两种病症的发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家长又该注意些什么?为此,我们联系了衢州市人民医院小儿科的主任医师郑雪辉,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梅雨季节,病毒滋生活跃?增强孩子体质是关键
????市民李女士的女儿今年刚4周岁,上幼儿园小班。前天,孩子的体温高达39摄氏度以上,喉咙口周围最初有疱,后来开始痛,不肯喝水、拒绝进食,到医院求诊时,医生说,孩子得的是手足口病。虽然后面体温降下来了,但孩子精神差、食欲不振的样子,仍然让李女士心疼不已。
????李女士提到的手足口病,以及总是会被一同提起的疱疹性咽峡炎,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科郑雪辉医师介绍,4月到6月,气温升高,降雨较多,湿热的环境成为病毒繁殖生长的温床,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就是同一类相关病毒活跃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感染同一类病毒的不同临床表现,疱疹主要长在口腔的是疱疹性咽峡炎,除了口腔疱疹,还长在手脚、臀部等部位的,则是手足口病。”
????这两种疾病为何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郑雪辉解释,成年人大多已经接触过类似的病毒,对相关病毒已经有免疫能力。人一生中常见病毒的90%会在2周岁到5周岁之前接触,在此阶段可获得相应的免疫力。5周岁以后,随着免疫的提高,因病毒感染所致的病症逐渐减少。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很有必要的,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很难预防。”郑雪峰强调,会不会感染这两种病,以及感染后病情的轻重,这跟孩子的体质有很大关系,所以,关键还在于增强孩子的体质。要注重孩子饮食均衡,做好基础营养,穿衣适度,为小孩打好身体底子。
????孩子得了这两种病,家长别心慌?要关注发热,学会识别重症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后,家长普遍都比较担心、紧张。郑雪辉表示,这两种都属于自限性疾病,症状轻的孩子,发烧很快就会退去,一周左右皮疹就会消退,并不需要用药,多吃些易消化的常见食物,多喂水,维持体内的液体平衡。
????“孩子感染后,家长应密切观察小孩的体温变化,如果高烧持续不退的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重症的前兆。”?郑雪辉说,重症一般出现在感染后的第二天、第三个整天,过完四个整天后,出现重症的概率不大。
????“有一部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会导致重症,会危及到重要脏器(如心、脑、肺),甚至会危及生命。”郑雪辉补充,关注孩子高烧的同时,主要根据这些症状来识别重症:危及心脏(循环系统),主要看孩子是否出现脸色、肤色不好,肢端发凉;危及脑部(神经系统),主要看孩子是否精神萎靡,有痉挛一样的抖动;危及肺部(肺部系统),主要看孩子是否呼吸急促,透不过气。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那就要赶紧送医。
????郑雪辉提醒,已经得过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也有再患这两种病的可能。因为引起这两种病的病毒有许多不同型号,下次有可能感染的是另一种病毒型号,所以,家长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已经感染的儿童,要尽量减少外出,不要去幼儿园,以免传染给他人。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另外,患儿因咽部疼痛,出现进食困难,可多吃些易消化的流质,如牛奶、米粥、面条等,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