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童误吞硬币,家人等了三天不见排出,送医发现已滑进小肠 误食危险随时发生,父母引导很重要
文章来源:衢州晚报 作者:承晗璐 郑菁菁 点击数:5777 更新时间:2018-02-09
??? “以后家里的小物件一定要放好。”2月2日下午,江山的马女士(化名)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女儿,非常心疼地对记者说。4天前,3岁女儿误吞下一枚硬币,家人等了三天不见硬币排出,不得不送往医院。
?
??? 而在胃镜手术前,医生发现硬币已经悄然滑进小肠,这对于孩子来说,危险系数增加,她需要继续留院观察。直到2月4日,这枚硬币自行排出孩子体外,一家人悬着的心才放下。
?
??? 3岁女童误吞硬币,三天不见排出
?
??? 3岁的慧慧(化名)平时由奶奶和妈妈照顾。据马女士说,孩子吞下硬币时自己并不在场,怀疑是原本要放进包里的硬币掉在床上,女儿捡起来玩,随后吞进嘴里。
?
??? 奶奶发现后,一家人观察了三天孩子的排泄物,不见硬币排出这才着急起来。2月1日,慧慧在江山拍片检查,发现硬币还“待”在胃部。2月2日,她被转到衢州市人民医院,行胃镜下异物取出术。
?
??? 但在内镜下,医生并没有发现X光片上提示的金属异物,手术前,异物滑进了小肠。慧慧不得不继续留院观察,直到硬币排出。“异物进肠道的风险比在胃里大,可能引起肠梗阻、炎症,严重的会造成穿孔,我们建议她多食用流质食物,减少梗阻几率,促进异物排出。”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病房医生鲁航说。
?
??? 2月4日,记者得知,慧慧体内的硬币已经排出体外,是一枚五角硬币,马女士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
??? 不少家庭有过孩子误食经历
?
??? 记者做了个小调查,发现许多家庭都有过孩子误食的经历,说起来都挺可怕。
?
??? “我宝宝曾经把她奶奶的咳嗽药一瓶全拆了,不知道喝了多少,她奶奶观察了一个小时才放心,可能药太苦没吃多少。”张女士向记者回忆。
?
??? “我儿子4个月时吞了一整瓣橘子,担心卡在食道里,情急之下我让他趴在我腿上,拍了几分钟才吐出来。”徐先生说。
?
??? “我女儿小时候吞过一颗螺丝,我们每天观察她的粑粑,还好最后拉出来了。好险!”徐女士想想都后怕。
?
??? “我女儿小时候,也把玩具塞进嘴里过。”陈女士说,孩子太小,没有分辨危险的能力,从那之后,她就不停地教育孩子什么东西有危险不可以玩。
?
??? 一年接诊十多例类似病例
?
??? 两个月前,一位儿童误吞发夹,住院后自行排出;去年上半年,医生通过胃镜从一位男孩胃里取出已经发黑的硬币;两年前,3岁男童吞下一粒纽扣电池,在医院被取出;一名小学生反复肚子痛,最后在阑尾发现高密度影,手术发现居然是一颗枣核……
?
??? 衢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叶泉忠表示,医院一年要接诊十多例误吞异物的儿童,基本在6周岁以下,在家中发生意外的比较多。“硬币、纽扣电池、围棋、弹珠、枣核、发夹等等都有,一般像一角、五角大小的硬币,我们会让孩子自行排出,但直径较大、有棱有角的异物容易卡在食道、幽门、肠道等部位,严重的会导致出血、穿孔,需要用胃镜或手术方法取出,代价就比较大了。” 叶泉忠说。
?
??? 假如将这些容易吞进肚子的异物按危险性排序,叶泉忠认为,金属带腐蚀性的异物最危险,如巴克球等金属玩具、纽扣电池。“巴克球本身有一定重量,同时具有强磁力,容易吸附在一起,长时间下去极易发生多处肠道穿孔,甚至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
??? 家长平时的引导很重要
?
??? 儿童发生误吞意外后,应及时上医院就医。“民间有土方法——吃韭菜,或是吃米饭强行吞咽,其实认识上存在误区,有一定风险,最科学的方法是什么都不要吃,带上误吞下的样品马上去医院。”叶泉忠建议,异物卡在体内的主要症状是胸闷、胸骨痛、腹痛,有时并不明显,不会立即表现出来,家长千万别大意。
?
??? 他同时提醒各位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引导非常重要,从小要灌输孩子危险防范意识,玩小物件之前应该再三强调它的危险性,久而久之,孩子也会避而远之。
?
??? 链接
?
??? 孩子呛噎如何急救
?
??? 孩子呛噎,家长如果能够找到噎住的东西,就赶紧掏出来;要是不行,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
??? 首先,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家长膝盖上。其次,在孩子背上拍1次-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也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家长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家长的大腿上,面朝前。最后,家长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