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休克,原来是它在作祟
文章来源:肝胆外科一 作者:凌燕 点击数:3732 更新时间:2020-09-01
“结合术后鼻胆管造影,彩超和血化验结果来看,老爷子恢复得很好,胆管里面很干净,没有残余的‘石头’,近期还是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油腻的食物。”
一大早,我院肝胆外科一诊室内,主任医师汪正飞正在向一位头发花白的耄耋老人作康复叮嘱。就在半个月前,这位老人刚刚经历一次特殊的“取石”经历。
家住常山的吴大爷今年八十高龄,连日的上腹部疼痛、反复发热让吴大爷寝食难安,七月末的一天,老人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子女将他紧急送往我院就诊。经检查,吴大爷连日的腹痛和发热是胆管结石胆管炎作祟,吴大爷第一时间被收治肝胆外科。
“结石已经堵塞胆总管,引起严重的胆道感染,有发生感染性休克可能,病情危重,当务之急,是立即取出胆管里的结石,保持胆总管引流通畅,及时控制感染症状。”
手术是取石的最佳选择。考虑老人高龄,开腹手术不作为首选。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微创取石技术。但吴大爷曾经有过胃毕式手术(胃切除+胃空肠吻合术)的经历,消化道走向和常人有别,行ERCP取石手术的难度大大增加。
时间就是生命,诊疗团队权衡利弊,积极为老人争取生的希望。完善检查、充分备血……各项术前准备在争分夺秒中有序进行。入院当日傍晚,吴大爷进入胃镜中心手术室,接受ERCP术。
原本电子十二指肠镜进入患者十二指肠乳头部位时,即可逆行取石,而吴大爷消化道走向与常人不同,巧妙快速地找到取石的入口处——十二指肠乳头部是难点。“重建后狭窄的消化道内操作要十分谨慎,一不小心就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或穿孔。”顺行、逆行、再顺行,在可视设备的指引下,汪正飞小心翼翼地“驾驭”手中的电子十二指肠镜,直到慢慢接近病灶。半个小时后,吴大爷的十二指肠乳头终于在可视电视上清晰显现。
第一步攻关成功后,启动更为艰巨的任务——取石。因老人的胃部到十二指肠乳头的距离比常人更远一些,电子镜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后能否顺利取到结石,还是未知数。
3cm、2cm、1cm,手术进行到第55分钟,胆总管中的结石终于出现在电子十二指肠镜的前端。病灶终于“现身”,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注射造影剂、碎石、引流……汪正飞娴熟地进行内镜取石操作。此时,导致吴大爷此次严重感染的“罪魁祸首”——胆总管下段的结石,终于被“清除”,一场扣人心弦的微创手术结束,耗时仅仅65分钟。
术后,吴大爷带着引流残余结石的鼻胆管回到病房。手术次日,吴大爷的发热、腹痛症状消失,血化验结果炎症指标也较前明显下降,吴大爷终于摆脱了困扰许久的“全身不适”,老爷子笑呵呵地说:“又可以多活几年了。”
数日后,吴大爷顺利拔管出院。对于汪正飞团队的精湛医术,吴大爷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复诊的日子一到,吴大爷一大早就出现在汪医师的诊室,听汪正飞耐心的宣教嘱咐。
科普
什么是ERCP技术?
ERCP术是通过口腔,经食道、胃将十二指肠镜送至十二指肠,再经十二指肠乳头选择性插管到胆管或者胰管,对胆道或者胰腺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操作技术。ERCP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痛苦小、恢复快的优点,代表了现代微创外科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众多胆胰疾病首选诊断治疗方法,尤其在胆总管结石、胆道狭窄等诊治方面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