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让我们一起来关爱耳朵、保护听力!

文章来源:宣联处 作者:吴凯媚 点击数:3844 更新时间:2019-03-06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3年3月将每年的3月3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查查你的听力,Check your hearing!

3月3日,我院外科二党支部第一党小组成员在支部书记兰金山的带领下,于医院一楼门诊大厅内举行“关爱耳朵、保护听力”3.3国际爱耳日主题健康宣教暨听力科普活动。

活动现场,耳鼻咽喉科多名专家耐心细致地为市民答疑解惑。

此次听力科普活动,专家们为市民提供了如何关爱耳朵、保护听力的咨询服务,让大家对耳朵有了更深、更好地了解,深受市民好评。

2019年国际爱耳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提醒公众注意尽早发现和干预听力损失的重要性。许多人患有不明原因的听力损失,常常没有意识到他们错过了某些声音和词汇。检查自己的听力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听力呢?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当情绪激动时,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从而导致突发性耳聋。

2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多摄入锌、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这些物质可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多食紫菜、虾皮、木耳、坚果等,都能起到保护听力的作用。

3慎用对听觉有损害的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引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因此,避免滥用这类抗生素是降低药物性耳聋发病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家族中有耳毒性药物过敏史者更应慎用此类药物。

4避免长时间接触高分贝噪音

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音会损害听毛细胞,损伤内耳,从而导致噪音性耳聋。建议尽量不去卡拉ok、酒吧等噪音很大的娱乐场所。另外也应避免长时间使用耳塞,否则会引起听力减退。

5经常按摩耳朵

按摩耳朵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按摩风池穴(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等。也可闭目静坐,轻轻地将两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抽出,如此连续做10次,可有效防止听力减退。

6少掏耳朵

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7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常使内耳供血失调,使听觉神经功能发生退变,故而对听力影响很大。糖尿病可引起小静脉栓塞,造成血管堵塞,影响内耳血液供应,致使听力减退。因此,要积极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提早预防耳朵病变。

 


这些伤耳行为,你有吗?

1坐地铁公交时听耳机

在地铁及公交车等嘈杂环境中,很多人会不由自主调高音量盖过噪音,长此以往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害。每天使用耳机两小时,使用时声音超过60分贝,持续三个月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专家建议,使用耳机每次不要超过半小时,尽量用耳罩式耳机,而不要用插入式耳机;尽量在安静的环境下使用耳机,可避免音量过大,伤害听力。

2长时间“煲电话粥”

电话、手机等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许多年轻人喜欢“煲电话粥”,一打就是几个小时。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失听力的一个有害途径,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专家建议,打手机应长话短说,一次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此外,免提对耳朵伤害最小。

3用硬物掏耳朵

耳屎是外耳道分泌的一种淡黄色黏稠液体,我们在吃饭、说话时可自动将其排出。有人习惯掏耳朵,反而容易让细菌进入耳道,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经常用硬物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还可能弄坏耳膜。用棉棒火柴棒等掏耳朵,将火柴头或者棉绒遗漏在耳朵里,对耳朵也会造成损伤。

4经常泡吧、去KTV

研究表明,37 %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噪音会缓慢损伤人的听力。酒吧、KTV等音量较大的娱乐场所,应尽量控制去的次数和时间。值得提醒的是感冒或过于疲劳的人群尽量不要去噪音较大的场合,此时免疫力弱,如果再遭到高分贝噪音袭击,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5身体过度疲劳、压力过大

耳朵是最敏感的器官,情绪高度紧张时,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发生耳聋。现在的突发性耳聋以25-40岁的年轻人居多,主要和年轻人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相关。患者在刚开始时,可能只会感觉到耳鸣,出现“嗡嗡”声,感觉到声音遥远,然后突然听不到声音。

6乘飞机时不注意做吞咽动作

飞机在起飞或降落时,座舱内的气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含气腔的气体也就随之扩张或缩小。如果中耳腔内外压不能迅速取得平衡,就会造成航空性中耳炎,出现两耳发闷、疼痛,头晕等症状。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主动做吞咽动作,让咽鼓管处于不断开放的状态,使空气能不断地出入,从而有利于保持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

7滥用抗生素

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药物性耳聋比较常见于少年儿童。一些抗生素例如常见的新霉素、庆大霉素等会很好地控制感染,可同时引发的副作用是损害脑神经,引起耳聋。这种药物性耳聋暂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最好是提早检测,进行预防。

8用力摄鼻涕、吸鼻涕

用力吸鼻涕或擤鼻涕,容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或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医生表示,用力擤鼻涕,鼻涕从气道跑到别的地方,直接使耳内压力改变,可能会将部分鼻涕挤入鼻窦引起鼻窦炎,也可能会使鼻涕挤入泪管引起眼结膜感染,甚至挤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

9对感冒、鼻炎、咽炎不予理会

鼻窦炎、鼻炎、咽炎不可小觑,它们可蔓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但因其不会流脓而容易被忽视。目前主要防治措施为:积极治疗鼻腔和鼻咽疾病,并使用药物促进中耳液体吸收及排出,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置管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听力。

10长期有负面情绪

研究发现,生气、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都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另外,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较大,有一部分人会比较急躁,还有些人性格十分内向,容易钻牛角尖。